文章摘要:政策引領行業方向,職教賦能餐飲未來|西安新東方用餐飲技能為失業青年架起"致富橋"
精準聚焦重點群體,賦能技能創業
根據人社部發〔2025〕10號文件《關于實施“技能照亮前程”培訓行動的通知》精神,西安新東方烹飪學校積極響應國家“職教扶貧”戰略,以餐飲技能培訓為突破口,重點幫扶農村轉移勞動者、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。學校通過定制化短期技能培訓項目,助力學員掌握“小而精”的餐飲創業技能,推動其從“就業難”向“創業興”轉型,為重點群體鋪就一條技能致富之路。
【短期培訓項目】
多元化課程體系,點亮創業之路
學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結合重點群體的特點,打造“短平快、易創業”的課程體系,覆蓋陜西本地及全國熱門餐飲品類,為學員提供全鏈條創業支持。
1、課程設置與特色
陜西面食系列:涵蓋關中臊子面、涼皮、油潑面等經典品類,結合標準化制作流程與創新配方,打造地方特色品牌。
特色小吃與夜市經濟:開設水煎包、麻辣燙、砂鍋、燒烤等課程,融入成本控制與攤位經營技巧,助力學員快速切入夜市經濟。
早餐早點與西點烘焙:教授油條、包子、烘焙甜點制作,并延伸至門店運營管理,滿足多元化創業需求。
創業配套課程:增設食品安全、成本核算、線上營銷(短視頻推廣)等模塊,提升學員綜合經營能力。
2、師資力量與實訓保障
學校組建了一支由行業資深專家領銜的名師團隊,如陜西面食非遺傳承人王鴿子、火鍋串串技術導師王海軍等,他們均具備10年以上實戰經驗。依托模擬餐廳、夜市攤位實訓基地,學員全程參與原料采購、產品制作、銷售全流程,實現“學中做、做中學”。
【技能創業案例】
從學員到老板的蛻變之路
1、特色水煎包店——張梅英
張梅英是7天速成班的學員,系統掌握了水煎包、米線、酸辣粉的核心技術。創業后,其店鋪日營業額穩定突破1000元,通過短視頻推廣吸引了周邊社區的客群。導師王鴿子點評:“產品標準化是核心,學員需精準把控火候與餡料配比。”
2、削筋面館——吳廼玲
吳廼玲是4天老陜面系列專研班的學員,創業后,面館日營業額達4000元。店內招牌削筋面,面條勁道,臊子鮮香,憑借特色口味吸引眾多食客,還通過短視頻等宣傳成為區域網紅店,帶動3名失業青年就業。
3、幸福小港烘焙——王國軍
王國軍是1個月烘焙技術班的學員,從原料選配到門店陳列全程系統學習。創業后,其烘焙店日營業額達3000元,通過社群營銷實現了穩定復購。
【政策賦能】
創新模式與職教扶貧的深度融合
1、創新實踐經驗
學校創新推出“7天速成+跟蹤服務”模式,結業后為學員提供選址指導、供應鏈對接、品牌策劃等一站式幫扶,確保創業項目落地見效。
2、扶貧成效與社會意義
項目通過技能賦能,阻斷貧困代際傳遞。例如,學員呂安民(任氏漢中涼皮)通過創業實現家庭年收入翻倍,并帶動親屬就業,成為職教扶貧的典型案例。
【職教之光】
照亮共同富裕之路
西安新東方烹飪學校以“技能照亮前程”行動為指引,通過短期技能培訓與創業扶持體系,為失業青年、農村轉移勞動者打造“低門檻、高回報”的創業路徑。截至目前,項目已幫助千余名學員成功創業,帶動就業超2000人次。未來,學校將持續深化“政校企協”聯動,探索職教扶貧新范式,為技能強國與鄉村振興貢獻職教力量,讓每一份技能夢想都能照進現實!
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就業辦走進西安萬象城開展暖心回訪,實地走訪畢業生在入口天物的工作環境與成長動態。學子們以扎實技能贏得企業認可,展現新東方人勤學進取的風采。校企共探人才培養新模式,為學子鋪就“技能強、就業穩”的發展之路!